(资料图)
【创·微言】
致远
案例:在全国总工会近日举行的劳模工匠座谈会上,来自天津港的“大国工匠”成卫东讲述了自己作为首批港口“AI训练师”,把岗位经验技能变成代码和程序,带出一大批“机器人徒弟”的故事。他感慨道:“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
观察:当下,产业工人身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自身正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的新需求,其劳动技能也正由经验型向技能型转变,成卫东正生动诠释了这种变化。自1998年进入天津港当上拖车司机起,他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把长20米、宽3米的拖车开好。这种努力让他在岗位创新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驾驶技巧,成为技能过硬的“拖车王”。然而,此时他遇到了新挑战。2021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投产运营,“智慧零碳”需要的是无人驾驶的大型机械设备“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如何让它们能够高效智能?此时成卫东接到新任务,给智能机器人当“师傅”和“教练”,把自身过硬的技能传授给机器人。
“如何选择最佳行车路线”“什么角度转弯最合适”?成卫东与技术人员组队攻关,把多年研究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编入程序写成指令,让自己的经验“数据化”,把挑战变成了发展的新机遇。如今,这些机器人“徒弟”正安全高效地完成着运输任务,成为港口的新风景。
新职业带来新体验、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正因为此,成卫东感慨:“产业工人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幸运者!”在新时代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上,他们的步伐坚实笃定。
案例:大庆油田1000吨液体二氧化碳,日前以每吨加价210元的价格成功售出,在国内率先实现液体二氧化碳的线上现货竞价交易,标志着全国首单液体二氧化碳线上现货交易完成,为后续交易开辟了新渠道。
观察:液体二氧化碳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化学合成、石油开采等多个领域,我国液体二氧化碳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在去年,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送至胜利油田注入地下进行封存,同时把石油驱赶出来,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对搭建“人工碳循环”模式、提升我国碳减排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当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目标。相对来看,国外一些国家对CCUS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国碳捕集利用项目规模较小,成本很高。在我国,国家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采取备案管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机制是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但该机制已暂停实施。在缺乏相关机制支撑的情况下,其项目经济性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面临挑战。
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来自企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让更多碳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以充分激发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控排企业碳市场的履约成本。
标签:
创·微言|从“拖车王”到“AI训练师”的启示 二氧化碳商用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头条焦点:滔搏(06110)第四季度零售及批发业务的总销售额按年同比下跌10- 20%
公告的含义
海南海药:南方同正所持1.33亿股公司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全球最新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