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贵,何以轻生?甘肃省健康科普专家专业解答

2023-07-07 09:46:33 来源:兰州晚报

生命可贵,何以轻生?

省健康科普专家专业解答

7月5日,大家熟悉的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轻生离世。听闻这一消息,很多人为之伤感,备感惋惜。“生命如此可贵,她为何要轻生?”甘肃省健康科普专家、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与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琼琼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解答。


(资料图)

“轻生并不是抑郁症的专属,很多人也会因为现实的痛苦而轻生。”陈琼琼说,“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解除痛苦的有效方式就是积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积极接受治疗。”

陈琼琼表示,在她接诊的患者中,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轻生。相对来说,有负性生活应激事件、矛盾冲动、病情严重,特别是对现实及自我感到强烈绝望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轻生行为。

“很多人会有轻生的意念或想法,但因为有家人朋友的牵挂或对生活目标的坚持,并不会出现轻生的行为。但如果这些意念或想法发展到有相关计划或准备阶段时,或者已经出现过轻生的行为,那就要高度关注了。”陈琼琼介绍,曾经有一位患者,在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感觉起床都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这位患者就那样躺着,告诉自己离开吧,这样就没有痛苦了。这时,患者突然看到新买的一个发卡还没有戴过,当时感觉特别不甘心,所以就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戴上发卡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那么年轻……随后,这位患者就去医院看医生、接受治疗。

在此之前,这位患者一直觉得治疗没什么用,很排斥治疗。患抑郁症之后,很多人的正常感知和判断能力都是歪曲的,就是固执地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己活着就是拖累别人,毫无理由地觉得自己肯定好不了,没人能够帮到自己,治疗也没有用。病愈后,这些想法也随之消失了,患者可以恢复到对自己及未来充满信心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过抑郁的体验,就很难体会抑郁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陈琼琼表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周围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将抑郁症患者典型的心情低落、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理解为孤僻、懒散,或是将紧张烦躁、发脾气等症状理解为“作”“折腾人”;很多家长会埋怨抑郁的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这让很多抑郁症患者更加无法将痛苦说出口、寻求帮助。

有时候,抑郁症群体表现出轻生的言语或行为,可周围人会将其解读为他们是在“恐吓、要挟、博取同情”,这无疑会加重他们不被理解、感觉人生无望的信念,从而导致轻生行为的发生。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善意对待抑郁症患者,尽量去理解他们的痛苦,努力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积极治疗,陪伴他们度过这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陈琼琼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

标签:

滚动